2021年工伤赔偿标准全面解读,为您详解工伤认定、赔偿范围及计算方法,助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,不容错过!
本文目录导读:
工伤赔偿标准是劳动者在工作中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后,依法应获得的赔偿金额,随着我国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,工伤赔偿标准也在不断调整,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2021最新工伤赔偿标准,帮助您了解自己的权益。
2021最新工伤赔偿标准
1、工伤认定
根据《工伤保险条例》规定,职工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,应当认定为工伤,工伤认定包括以下几种情况:
(1)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,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;
(2)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,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;
(3)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,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;
(4)患职业病的;
(5)因工外出期间,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;
(6)在上下班途中,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、客运轮渡、火车事故伤害的;
(7)法律、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。
2、工伤赔偿项目及标准
(1)医疗费:包括治疗工伤的医疗费、住院伙食补助费、外地就医的交通食宿费、安装配置伤残辅助器具所需费用等。
(2)住院伙食补助费:按照当地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70%计算。
(3)交通食宿费:按照当地因公出差交通费和住宿费标准计算。
(4)伤残津贴:根据伤残等级,按照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支付,一级至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%、80%、70%、60%;五级至十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0%、60%、50%、40%、30%、20%、10%。
(5)一次性伤残补助金:一级至四级伤残分别为本人工资的24个月、22个月、20个月、18个月;五级至十级伤残分别为本人工资的16个月、14个月、12个月、10个月、8个月、6个月、4个月。
(6)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:按照上年度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计算。
(7)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:按照上年度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计算。
3、死亡赔偿标准
(1)丧葬补助金:按照上年度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倍计算。
(2)供养亲属抚恤金:按照上年度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计算。
(3)一次性工亡补助金:按照上年度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计算。
了解2021最新工伤赔偿标准,有助于保障您的合法权益,在遭受工伤时,及时申请工伤认定,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,企业也应加强安全生产管理,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,为劳动者创造一个安全、健康的工作环境。